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2年(海文版)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2-01-09

二、多项选择题:17~33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7.【答案】BCD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考查新事物的含义及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趋势和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东西。这是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新事物从出现的时间来看产生于旧事物之后。但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是新事物。有些事物本质上是旧事物。如辛亥革命是新事物,之后出现的袁世凯复辟、张勋复辟本质上却是旧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是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因此,答案是BCD。

18.【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并不否认艺术、宗教、政治、法律、道德等其他因素的作用。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的结果。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作用是双向互动的。D错在意识形态对社会发展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反映历史发展规律的先进的意识形态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反之,则阻碍社会历史发展。因此,答案是ABC。

19.【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品价值的内涵。答案A是错误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社会财富是属于使用价值的范畴,使用价值的源泉是原材料和人类劳动。答案B也是错误的,具体劳动是商品使用价值的实体,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答案C和D是正确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交换的基础,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20.【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这个考点。马克思主义从社会形态更替规律的角度剖析了资本主义的历史暂时性,资本主义的发展具有自我否定的趋势,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答案A和B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还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深入分析认为,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人阶级具有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历史使命。答案C是错误的,马克思主义并没有明确指出资本主义灭亡的具体途径和方式。

21.【答案】ABCD

【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基本的阶级力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2.【答案】ABD

【解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按照“三个转变”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即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C不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3.【答案】ABD

【解析】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范畴,因为:一方面,发展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另一方面,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的实践,发展基层直接民主,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主素养,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进一步创造条件。所以A选项“有利于提高全民的民族素养,为进一步发展民主创造了条件”和B选项“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程”符合题意。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以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广大人民在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对所在基层组织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民主自治,已经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C选项“为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提供了更多机会”,直接参与不正确,因此C错误。

D选项“为基层群众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创造了条件”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4.【答案】ABD

【解析】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所以ABD选项正确;因为文化产业不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所以C选项错误。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25.【答案】ABCD

【解析】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坚持以人为本,创新社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26.【答案】BC

【解析】美国、法国等西方列强趁火打劫,逼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1844年7月签订了中美《望厦条约》,10月签订了中法《黄埔条约》。《虎门条约》,是中国和英国签订的,故A不选。《天津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故D不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

27.【答案】ABC

【解析】洋务派创办了新式学堂。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多年间,创办新式学堂30多所。主要有三种:一为翻译学堂,如京师同文馆,主要培养翻译人才;一为工艺学堂,培养电报、铁路、矿务、西医等专门人才;一为军事学堂,如船政学堂等,培养新式海军人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BC。

28.【答案】AC

【解析】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说:“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故A正确。在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游击战才成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故B不选。毛泽东说:“抗日游击战争不是小规模的,而是大规模的”,故C正确。在抗日游击战争战略进攻和战略防御都存在,故D错误。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

29.【答案】ABCD

【解析】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它们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它的解决不需要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因此C选项符合题意。

第四,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毛泽东指出,我国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D选项符合题意。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30.【答案】ACD

【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因此,本题答案是ACD。

31.【答案】ABCD

【解析】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要内容,所以是道德要求,同时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首先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所以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法律规范。因此,A正确。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首先是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爱国主义是具体的、历史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所以爱国主义又具有时代特征。因此,B正确。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因此,C正确。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包括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基本要求。因此,D正确。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32.【答案】ABC

【解析】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讲: 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党和人民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成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33.【答案】BCD

【解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落幕,大会通过决议,建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并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

相关推荐:

2012年考研政治试题(海天版)

2012年跨考版考研政治真题答案